配资头条 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新闻 >> 正文

湖南期货配资 (聚焦博鳌)AI迅猛发展,人类能否稳控“方向盘”

时间: 2025-03-27 | 作者: 湖南期货配资

  中新社博鳌3月26日电 题:AI迅猛发展,人类能否稳控“方向盘”

  中新社记者 王晓斌

  全球各大企业在AI(人工智能)技术赛道上竞相追逐,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于3月26日举办的一场AI主题分论坛,关注相关的深层次话题:在AI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人类能否继续稳坐“驾驶舱”,确保自己是掌控方向的司机,而非被动的乘客?

  为何人类必须掌控AI“方向盘”

  AI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既令人振奋,又暗藏隐忧。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首席战略官、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杨燕青指出,AI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通用技术。“与蒸汽机、电力等增强人类体力的技术不同,AI直接赋能人类大脑,涉及计算与认知的深度融合。”杨燕青将AI特性描述为“类人”,这使得AI既能带来生产力提升,也可能引发威胁人类生存的风险。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张亚勤介绍,2025年人工智能发展呈现三大趋势:从生成式大模型迈向智能体,从预训练走向推理,从信息智能走向物理智能和具身智能。

  随着AI的快速迭代,一个令人不安的场景或从科幻电影中走向现实:本应协助人类的AI,可能因为算法偏差或外部操纵,做出违背伦理、危及人类利益的决策。

  人类如何掌控AI“方向盘”

  面对未知的AI风险,人类如何应对?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联合国人工智能高层顾问机构专家曾毅主张,将伦理安全融入AI开发的底层设计,视其为“第一性原则”,不可删除、不可违背。他强调,AI的伦理安全应成为技术发展的基因,确保其与人类价值观保持一致。

  张亚勤进一步将AI风险分解为可信度与可控性两个层面。可信度要求AI在执行任务时遵循人类期望、伦理规范和社会法律,不产生误导性、有害或不公平的结果;可控性则确保人类能有效监控、干预和纠正AI行为,避免失控或不可预测的后果。他提出,设定技术红线与边界是关键,如限制智能体自我复制,以降低失控风险。

  在具体实践上,国际社会已采取行动。欧盟《人工智能法案》于2024年实施,对高风险AI系统设定了严格的透明度和问责要求;中国2023年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则明确要求企业对AI输出内容负责。这些技术与伦理并重的措施,旨在确保人类脚踩AI超速的“刹车片”,手握AI发展的“方向盘”。

  平衡AI:发展与治理的共生之道

  有人担忧,给AI“装上刹车片”会削弱其竞争力。曾毅介绍,其所在的团队通过对大模型进行微调,可以将安全能力提升20%至30%,对其性能几乎没有负面影响。这一发现证明,安全治理与技术发展可以并行不悖。

  当天在博鳌的讨论最终汇聚成共识:AI治理需要构建一个多元、立体的全方位治理体系。这一体系如同一个精密的生态系统,既有自上而下的宏观规划,也有自下而上的微观参与,涵盖技术、社会、经济等多元维度。

  “我们怎么和人工智能共处?如何让人工智能使得整个世界变得更好,人类应有更大的责任。”杨燕青认为,AI治理是每个人的使命。社会大众应保持自身的价值观和创新力,在多元的理念中把握好自己的“方向盘”。(完)

【编辑:李润泽】
推荐平台
热门推荐
证券时报记者 张一帆 本周(3月24日至28日)A股主要指数震荡整理。上证指数本周累计下跌0.4%,收于3351.31点;深证成指本周跌0.75%、创业板指跌1
 据南方财富网概念查询工具数据显示,水泵龙头公司有:   利欧股份002131:水泵龙头股。3月27日消息,利欧股份5日内股价下跌4.49%,今年来
 光明网讯(记者 赵艳艳 实习生 高子彦)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作为全球最大的旅游消费市场之一,2024年的中国文旅市场展现出前所
  2024年,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成绩单。   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提升到第11位,前11个月汽车出口584万辆、居世界首位且再创历史新高,中欧班列累
 中新网宁波1月3日电(项菁 张云霞)生产、组装、打包……新年伊始,在位于浙江宁波余姚市马渚镇的一家塑业公司无尘车间里,各条生产线火力全开,工人们正加紧组装新
 中新网西宁1月3日电 (孙睿 万明)记者1月3日从青海机场有限公司获悉,2024年度,青海格尔木机场完成航班起降3648架次、旅客吞吐量32.7万人次、货邮
 央视网消息:1月3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将实施提振消费专
 中新网南京1月3日电 (记者 朱晓颖)2025年江苏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3日在南京举行。会间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江苏全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23
 中新网崇左1月3日电 (骆远柱)1月3日,广西左江治旱黑水河现代化灌区工程开工建设。该工程是国家《“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和《广西水网建设规划》等规划提出
旅客在杭州东站乘车。(资料图)汤鑫严 摄   中新网杭州1月3日电(记者 王逸飞)5日0时起,全国铁路将实施第一季度列车运行图。3日记者从铁路杭州站获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