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资头条 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新闻 >> 正文

湖南期货配资 解锁经典产业“出道”的浙江密码

时间: 2025-03-12 | 作者: 湖南期货配资

  中新网北京3月10日电 (邵燕飞 周健)浙江丝绸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4700多年的良渚文化时期,如今营收占全国一半;“天下黄酒源绍兴”,绍兴黄酒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产量占全国近三分之二……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其中包括“打造名品精品、经典产业”。浙江多项历史经典产业生生不息,有何经验?

  创新:科学技术引领“新玩法”

  千里迢迢来杭州,半为西湖半为绸。杭州是中国桑蚕丝织生产的发祥地之一,历经数千年,当地涌现一大批丝绸品牌。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工商联副主席、万事利集团董事长屠红燕从小与丝绸结缘。如今,步入该企业的科创中心大厅,可见一面面色彩靓丽的丝巾花型从一台轻巧的智能设备中鱼贯而出,过程丝滑。这是万事利研发的无水印染技术和无水印染一体机,创造性地攻克了0污水排放的难题。

  考量产业未来发展,屠红燕强调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以丝绸行业为例,屠红燕建议加大行业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加强机器选茧、智能缫丝等关键技术研发,支持蚕丝蛋白骨钉、蚕丝纳米材料等高新技术产品产业化。同时鼓励企业改造升级落后技术设备,建设一批智能化车间、数字化绿色化工厂,建议将其纳入国家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相关政策支持范畴。

2024年,浙江绍兴,两名技术人员在数字化中控室调节酿酒数值。(资料图)  项菁 摄

  在浙江,科学技术为历史经典产业赋能的例子屡见不鲜。譬如,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技术部部长李智慧所在的黄酒企业建立了数字化工厂,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均得到大幅提升。

  “历史经典产业发展不均衡,行业转型发展较慢,整体规模偏小,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迫在眉睫。”李智慧建议,将历史经典产业纳入到《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认为这将为历史经典产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政策支持。

  传承:因“业”施教打造“后备军”

  “后继有人”是历史经典产业发展的基础。

  尤其对于中医药产业,“望闻问切”难以用机器替代,培养中医药人才迫在眉睫。从扁鹊学医于长桑君、张仲景学医于张伯祖,到清代叶天士从师学医,师承教育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

  “实践证明,师承教育是符合中医药人才成长和学术传承规律的教育模式。在教育体系日趋完善的今天,我们要与时俱进,推进师承教育。”全国人大代表、浙江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黄文秀说。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黄文秀。 屠轶钦 摄

  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医药师承教育的改革?黄文秀认为,首先要健全中医药师承教育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还要遴选具良好口碑声誉、扎实学术造诣、独特技能方法、显著临床疗效的名中医等加入师承导师队伍,为中医药高素质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眼下,春日和煦,茶园飘香。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湖龙井采摘和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樊生华同样提及,要为“手艺”留下更多后备力量。

  西湖龙井茶历史悠久,素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著称于世。樊生华自幼在茶山长大,13岁开始炒茶,至今已有50多年经验。为更好把西湖龙井交棒给年轻人,樊生华推动茶园管理更加智能化,降低茶叶种植门槛,并通过短视频等形式,让龙井茶制作技艺走进校园和社会。

樊生华(右)指导学生炒茶。 (受访者 供图)

  “年轻一代才是我们西湖龙井茶的未来。制茶虽是老技艺,但要传承下去,还是需要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新手段。”樊生华说。

  历史经典产业扎根于深厚的历史土壤,是先辈智慧的结晶,散发着迷人的光彩。科技赋能、人才引领……在时光长河中,它与时俱进,历久弥新。(完)

【编辑:李润泽】
推荐平台
热门推荐
证券时报记者 张一帆 本周(3月24日至28日)A股主要指数震荡整理。上证指数本周累计下跌0.4%,收于3351.31点;深证成指本周跌0.75%、创业板指跌1
 据南方财富网概念查询工具数据显示,水泵龙头公司有:   利欧股份002131:水泵龙头股。3月27日消息,利欧股份5日内股价下跌4.49%,今年来
 光明网讯(记者 赵艳艳 实习生 高子彦)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作为全球最大的旅游消费市场之一,2024年的中国文旅市场展现出前所
  2024年,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成绩单。   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提升到第11位,前11个月汽车出口584万辆、居世界首位且再创历史新高,中欧班列累
 中新网宁波1月3日电(项菁 张云霞)生产、组装、打包……新年伊始,在位于浙江宁波余姚市马渚镇的一家塑业公司无尘车间里,各条生产线火力全开,工人们正加紧组装新
 中新网西宁1月3日电 (孙睿 万明)记者1月3日从青海机场有限公司获悉,2024年度,青海格尔木机场完成航班起降3648架次、旅客吞吐量32.7万人次、货邮
 央视网消息:1月3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将实施提振消费专
 中新网南京1月3日电 (记者 朱晓颖)2025年江苏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3日在南京举行。会间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江苏全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23
 中新网崇左1月3日电 (骆远柱)1月3日,广西左江治旱黑水河现代化灌区工程开工建设。该工程是国家《“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和《广西水网建设规划》等规划提出
旅客在杭州东站乘车。(资料图)汤鑫严 摄   中新网杭州1月3日电(记者 王逸飞)5日0时起,全国铁路将实施第一季度列车运行图。3日记者从铁路杭州站获悉